文章详情

FLUKE跳线适配器)测试不准问题原因分析

日期:2025-11-03 14:32
浏览次数:1499
摘要:
FLUKE跳线适配器)测试不准问题原因分析
       维信仪器的技术工程师们经常会接到线缆厂商品保部的咨询或者投诉,大致的意思是购买的福禄克的跳线模块性能极度不稳定,经常是同一根线测试的时间不同、测试的顺序不同、测试的方法一致、测试的机器一致,测试的结果却大相径庭极度不一致,这是什么原因呢?
        他们投诉有些所谓的行业专家提供的解决方案根本无法解决这样的困扰,或者完全就是错误的引导,这里就需要说了,不懂装懂的所谓“专业”在行业圈子里比比皆是,他们只是以忽悠卖掉产品为根本,哪里跟你讲什么技术,讲什么支持,当然,这跑题了,还是回归到问题是本质上来。
       下面我们来帮你分析跳线模块的结果会有漂移的原因,以及背后如何尽量保持测试精度的高度一致性。

        众所周知,福禄克的跳线模块不像通道测试模块,不分主机和副机,为什么唯独跳线测试模块要严格主机和副机分开呢?大家可能还知道在标准当中明确规定的有个3db、4db原则,这里面大致给大家回忆一下。当衰减(现在习惯叫插入损耗)小于3db或者4db的时候,在TIA或者ISO标准当中明确指明了是可以忽略回波损耗和串扰的测量,这从侧面又回答了很多用户的疑问:经常会看到在用通道模块测试的时候,明明NEXT和RL都是负数,为什么总的结果还是PASS,这个时候你稍微留意一下插入损耗的结果是不是都很小。
      大家再翻开跳线定义,patch cord的定义在少于20米以内,在这样一个强制定义面前,可以想象,跳线的插入损耗肯定都会很小,甚至在0.5或者1米等极短的跳线面前,插入损耗都可以忽略不计,明白为什么要分主机和副机不可以调换位置了的*终原因吧?因为福禄克原厂在跳线模块的远端强制增加了4db的衰减(插入损耗),从而可以确保回损和串扰能完好的测试下去。FLUKE跳线适配器)测试不准问题原因分析

      好了,回到主题。FLUKE跳线适配器测试不准问题原因分析?
A, 测试次数达到了极限(官方标准是超过5000次以上),现实当中有些测试了几十万次都有,接口损耗加大,需更换接口。
B, 由于原厂提供的可更换插座是直接通过插拔方式实现,如果次数频繁,会导致立柱松动,脱焊脱锡也会导致性能下降,解决办法返回有资质的维修中心进行加固补焊;
C,由于RJ45插座和水晶头接触的方式很难保证每次都**无缺,所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同样的跳线测试的结果也很难保持一致。有个简单的办法可以判定是设备硬件问题还是操作方式问题:插入一次之后连续测试几次,如果每次结果都高度统一,那么基本可以排除硬件问题的可能性了。提高操作的方法是**解决的办法。
D, 模块的测试主板硬件问题(非常常见)。透露一个小秘密,我们发现跳线模块的回损值和开模通道某些开口的大小有直接关系,温度升高和降低直接关系到开口的收缩从而导致完全不同的RL测试值。甚至就是后会相差十几个DB的区别。所以通过控制开口基本可以**测试的回损值。这是硬件修复办法。
E, 平均算法:平时也可以准备一条性能相对稳定的跳线(不同的长度各准备一根),以此为基准,进行参照测试。当上下误差偏离到2-3db的时候,就需要引起警觉

       FLUKE跳线适配器)测试不准问题原因分析
        当然,更多的经验是来源于现场的测试,很多一线的技术人员也会通过延长线插座的计算方法来保持原厂插座接口的使用寿命(通过计算延长插座线增加损耗的数值方式),也有通过替换法来验证测试的精度一致性。
       总之,方法有千万种,*终还是要保持测试的高度统一和精度的可控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