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情
淺談FLUKE公司DSP和DTX線纜測試儀的發展史和應用
日期:2025-05-04 17:19
瀏覽次數:3550
摘要:
淺談FLUKE公司DSP和DTX線纜測試儀的發展史和應用
美國福祿克網絡測試產品在中國的極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信息技術的**推進,從某種意義上講,早在八十年代初期(1983年)就能在北京設置頭個國內辦事處是需要極大的前瞻性的眼光和魄力的。福祿克的產品也**時代感、無論是從應用的質感和製造的工藝都頗具水準,福祿克公司的每一步推進,都具有時代的烙印,不愧為引導著一個行業的發展。
話題扯遠了,還是回歸主題吧。

福祿克FLUKE產品在國內真正能讓人耳熟能詳,成為行業內的一個標誌的時代應該歸屬於1995年DSP100五類線纜測試儀的推出,這個時候的中國大陸,知道網絡布線完了之後還需要進行認證測試的基本很少,或者說哪個時候能擁有一套DSP100測試儀你就可以開個公司大張旗鼓的進行網絡認證測試服務了,以筆者親身經曆的那個時候的收費標準,平均高達10元——50元每個信息點的高昂價格在今天看來是無法想象的。DSP100的成功推出對品牌的推廣起到了如虎添翼的作用,很快,福祿克公司在原有DSP100的基礎上又推出了DSP2000這個過渡性的產品。這係列有著黑色外套,區彆於傳統的黃色塑膠套的線纜測試可能****了。由於DSP100隻支持對五類線纜的測試儀,且僅為單向測試(其中DSP100也推出過一種智能型的遠端,所在在後續主機上都會留有一個單獨的旋鈕選項SMARTREMOTE就是為那種智能遠端準備的),這必然要求要對一跳鏈路的認證測試需要在兩個方向上同時測試完畢方能體現出被測鏈路真正的物理性能。如何解決這個既麻煩有耽誤時間的問題呢,DSP2000推出了正好彌補了這樣一種缺陷。
伴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應用和帶寬的不斷提高,傳輸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這就好比早期使用56K的modem上網,到後期的ISDN,再到如今的ADSL和光纖到桌麵,測試技術也需要進一步提高和發展。1999年,DSP4000的橫空出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這個時候六類的標準還冇有正式頒布,但是支持到350MHZ的DSP4000就已經前瞻性的問世了。2002年6月六類國際標準正式頒布,在正式標準中定義了六類傳輸帶寬為250MHz,DSP4000係列完全支持,又趕上中國大陸正經曆著一場****的科學技術信息化的改革,國內上下到處充斥著信息化字眼,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整個中國DSP4000都賣瘋了,大陸地區成為福祿克亞洲業績的重要支撐點和利潤來源。為了延續產品的一貫性,並且和標準的要求保持一致,後期福祿克公司又推出了DSP4000PL版本,DSP4100,DSP4300。也既是用正式的長久鏈路測試模式DSP-PL取代了過時的基本鏈路測試模式DSP-BL。現在市麵上DSP4000係列的保有量可以說遠遠要多餘後期的DTX係列產品。並且這係列產品無論從產品的堅固性和耐用性以及故障返修率來講要算是*低的了,隻是電池保留了一貫的鎳氫電池,會造成充電有假死的現象,既衝一會兒即會變成綠燈,而實際根本冇有充到一半,也就是專業上我們稱之為記憶效應。當然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困難,但這是題外話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致電深圳市維信儀器儀表有限公司的專業技術電話13825200200會專門予以解決。
由於中國市場的巨大成功,也引起了其他大佬的注意。這當中就包括無所不能的HP,即後來我們更習慣了它的另外一個稱呼——安捷倫。WIRE350 和FR350的推出對福祿克的市場霸主地位的確形成了強烈的衝擊,那個時候自上而下無不對此保留著密切的關注度和到處搜集相關比較點,攻擊對方的弱項。Agilent可以說是**個對福祿克統領著的中國布線測試市場形成衝擊力的廠家,也是僅次於微視MICROTEST*早推出中文界麵測試產品的廠家。當然,microtest*後還是被FLUKE無情的收購了,這和後期雷太的命運如出一轍,因此*早推出中文界麵測試產品的美名間接的還是歸屬到了福祿克的名下。至於後期殺氣騰騰殺到中國的理想,即Ideal的lantek係列已經屬於亂戰中分得一杯羹的性質了。
真正為中國用戶設計的福祿克自身產品可能得歸於2003年前後上市的DTX係列線纜測試儀了。該係列產品的迅速推出一方麵來源於中國對於福祿克全球戰略的重要地位,另外一方麵來源於直接競爭對手的咄咄逼人的姿勢。所以,在DTX係列設計上幾乎完全有彆於DSP,找不到DSP時代的影子,但是核心的時間域轉化為頻率域的TDX和TDR技術依舊是該係列產品的靈魂。結合了Microtest和DSP設計的優良思想,DTX係列不但大大縮短了測試時間,同時把測試精度也有傳統的三級精度擴展到四級精度,又上了一個當量。
由於DTX推出的緊迫性,所以產品質量在*初還是有一定的瑕疵。所以早期廠家還特地開展了一次回收測試模塊的活動(與主機連接老是出現無法連接上的故障)。直到後期,產品的設計更新成熟才得以解決。但這個時候的設計思想和堅固程度個人感覺已經趕不上DSP時代的耐用性了,不過整體工藝和技術水準依舊保持著行業內較高的水準。
總之,DTX畢竟是屬於新一代的產品係列,無論從技術上和測試時間上均能滿足用戶心理*大的需求,如果你是渴望在*短的時間完成*大的工作量,同時對產品的堅固性和折舊率不太計較的話,DTX係列未免是你*佳的選擇;如果你隻是希望能完成測試的工作量和價格的優越性,同時帶有一股深厚的懷舊情懷,DSP4000係列就是你*後的歸屬了。兩款係列各自都有各自的優缺點,也都有各自不同的FANS群體,這並不影響它在行業內的認可度,可以說有些用戶甚至開始懷念起當年的DSP時代了。
DSP是一個時代的開始,也是一個王朝的結束。DTX能延續當年的輝煌嗎?曆史自有說法,畢竟市場是*公正的裁判,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社會,冇有永遠的贏家、也冇有必然的輸家、永遠不變的當然隻是中國這個蓬勃的市場需求了。從現有市場情況反饋來看,DTX無疑已經**超越了DSP創造的鼎盛記錄,同時亦開創了把單一的線纜測試設備做成集網絡、OTDR等多種功能應用為一體的綜合集成平台的趨勢,這是未來的儀器發展方向,也是精密化製造工藝成熟的必然結果。當然,話說回來,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依舊會懷念DSP創造的輝煌,因為我寧肯輕撫鼎盛時代的記憶,也不想握著一個燙手的山芋。畢竟北京的維修價格永遠會高到你無法想象的高度。
美國福祿克網絡測試產品在中國的極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信息技術的**推進,從某種意義上講,早在八十年代初期(1983年)就能在北京設置頭個國內辦事處是需要極大的前瞻性的眼光和魄力的。福祿克的產品也**時代感、無論是從應用的質感和製造的工藝都頗具水準,福祿克公司的每一步推進,都具有時代的烙印,不愧為引導著一個行業的發展。
話題扯遠了,還是回歸主題吧。

福祿克FLUKE產品在國內真正能讓人耳熟能詳,成為行業內的一個標誌的時代應該歸屬於1995年DSP100五類線纜測試儀的推出,這個時候的中國大陸,知道網絡布線完了之後還需要進行認證測試的基本很少,或者說哪個時候能擁有一套DSP100測試儀你就可以開個公司大張旗鼓的進行網絡認證測試服務了,以筆者親身經曆的那個時候的收費標準,平均高達10元——50元每個信息點的高昂價格在今天看來是無法想象的。DSP100的成功推出對品牌的推廣起到了如虎添翼的作用,很快,福祿克公司在原有DSP100的基礎上又推出了DSP2000這個過渡性的產品。這係列有著黑色外套,區彆於傳統的黃色塑膠套的線纜測試可能****了。由於DSP100隻支持對五類線纜的測試儀,且僅為單向測試(其中DSP100也推出過一種智能型的遠端,所在在後續主機上都會留有一個單獨的旋鈕選項SMARTREMOTE就是為那種智能遠端準備的),這必然要求要對一跳鏈路的認證測試需要在兩個方向上同時測試完畢方能體現出被測鏈路真正的物理性能。如何解決這個既麻煩有耽誤時間的問題呢,DSP2000推出了正好彌補了這樣一種缺陷。
伴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應用和帶寬的不斷提高,傳輸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這就好比早期使用56K的modem上網,到後期的ISDN,再到如今的ADSL和光纖到桌麵,測試技術也需要進一步提高和發展。1999年,DSP4000的橫空出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這個時候六類的標準還冇有正式頒布,但是支持到350MHZ的DSP4000就已經前瞻性的問世了。2002年6月六類國際標準正式頒布,在正式標準中定義了六類傳輸帶寬為250MHz,DSP4000係列完全支持,又趕上中國大陸正經曆著一場****的科學技術信息化的改革,國內上下到處充斥著信息化字眼,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整個中國DSP4000都賣瘋了,大陸地區成為福祿克亞洲業績的重要支撐點和利潤來源。為了延續產品的一貫性,並且和標準的要求保持一致,後期福祿克公司又推出了DSP4000PL版本,DSP4100,DSP4300。也既是用正式的長久鏈路測試模式DSP-PL取代了過時的基本鏈路測試模式DSP-BL。現在市麵上DSP4000係列的保有量可以說遠遠要多餘後期的DTX係列產品。並且這係列產品無論從產品的堅固性和耐用性以及故障返修率來講要算是*低的了,隻是電池保留了一貫的鎳氫電池,會造成充電有假死的現象,既衝一會兒即會變成綠燈,而實際根本冇有充到一半,也就是專業上我們稱之為記憶效應。當然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困難,但這是題外話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致電深圳市維信儀器儀表有限公司的專業技術電話13825200200會專門予以解決。
由於中國市場的巨大成功,也引起了其他大佬的注意。這當中就包括無所不能的HP,即後來我們更習慣了它的另外一個稱呼——安捷倫。WIRE350 和FR350的推出對福祿克的市場霸主地位的確形成了強烈的衝擊,那個時候自上而下無不對此保留著密切的關注度和到處搜集相關比較點,攻擊對方的弱項。Agilent可以說是**個對福祿克統領著的中國布線測試市場形成衝擊力的廠家,也是僅次於微視MICROTEST*早推出中文界麵測試產品的廠家。當然,microtest*後還是被FLUKE無情的收購了,這和後期雷太的命運如出一轍,因此*早推出中文界麵測試產品的美名間接的還是歸屬到了福祿克的名下。至於後期殺氣騰騰殺到中國的理想,即Ideal的lantek係列已經屬於亂戰中分得一杯羹的性質了。
真正為中國用戶設計的福祿克自身產品可能得歸於2003年前後上市的DTX係列線纜測試儀了。該係列產品的迅速推出一方麵來源於中國對於福祿克全球戰略的重要地位,另外一方麵來源於直接競爭對手的咄咄逼人的姿勢。所以,在DTX係列設計上幾乎完全有彆於DSP,找不到DSP時代的影子,但是核心的時間域轉化為頻率域的TDX和TDR技術依舊是該係列產品的靈魂。結合了Microtest和DSP設計的優良思想,DTX係列不但大大縮短了測試時間,同時把測試精度也有傳統的三級精度擴展到四級精度,又上了一個當量。
由於DTX推出的緊迫性,所以產品質量在*初還是有一定的瑕疵。所以早期廠家還特地開展了一次回收測試模塊的活動(與主機連接老是出現無法連接上的故障)。直到後期,產品的設計更新成熟才得以解決。但這個時候的設計思想和堅固程度個人感覺已經趕不上DSP時代的耐用性了,不過整體工藝和技術水準依舊保持著行業內較高的水準。
總之,DTX畢竟是屬於新一代的產品係列,無論從技術上和測試時間上均能滿足用戶心理*大的需求,如果你是渴望在*短的時間完成*大的工作量,同時對產品的堅固性和折舊率不太計較的話,DTX係列未免是你*佳的選擇;如果你隻是希望能完成測試的工作量和價格的優越性,同時帶有一股深厚的懷舊情懷,DSP4000係列就是你*後的歸屬了。兩款係列各自都有各自的優缺點,也都有各自不同的FANS群體,這並不影響它在行業內的認可度,可以說有些用戶甚至開始懷念起當年的DSP時代了。
DSP是一個時代的開始,也是一個王朝的結束。DTX能延續當年的輝煌嗎?曆史自有說法,畢竟市場是*公正的裁判,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社會,冇有永遠的贏家、也冇有必然的輸家、永遠不變的當然隻是中國這個蓬勃的市場需求了。從現有市場情況反饋來看,DTX無疑已經**超越了DSP創造的鼎盛記錄,同時亦開創了把單一的線纜測試設備做成集網絡、OTDR等多種功能應用為一體的綜合集成平台的趨勢,這是未來的儀器發展方向,也是精密化製造工藝成熟的必然結果。當然,話說回來,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依舊會懷念DSP創造的輝煌,因為我寧肯輕撫鼎盛時代的記憶,也不想握著一個燙手的山芋。畢竟北京的維修價格永遠會高到你無法想象的高度。